台湾此次汉光演习航心配资,吸引了不少眼球。尤其是在模拟对抗解放军的战术上,与以往有了显著的不同。然而,专家的一番话,却给岛内泼了一盆冷水。
1.台湾“汉光41号”演习,与往届有明显不同
据台媒的报道,今年的“汉光41号演习”在参与人数上创下了新高,光预备役人员就多达22000名,比往年的规模要大多了。而且,这次的演习时间也从往年的五天四夜拉长到了十天九夜。
最关键的是,他们撕下了\"滩头决胜\"的遮羞布,开始演练城市巷战,在台北街头架设反坦克导弹,在高雄街巷布置狙击点。
(台湾开启年度汉光演习)
为什么“台独”武装会增加这些巷战元素呢?是为了应对解放军可能的登陆攻势。过去的演习中,台湾普遍把重点放在滩头防御上,企图在解放军尚未完全登陆时予以拦截。但一旦解放军突破了滩头防线,台湾便只能寄希望于美军驰援。
而在今年的演习中航心配资,台湾特意安排了一种新的战斗场景: “岛上持久防御”。这个策略的核心就是在巷战环境中阻击解放军。
而巷战课目的引入某种程度上是受到了美国军事思想的影响。美国非常清楚,“台独”武装很难阻挡解放军的攻势,他们的作用只能是拖延时间、增加解放军损失,为自己的干涉行动创造空间。美国很多军事专家和退役将领甚至建议,要将台北、高雄等地变成一个个陷阱,让解放军付出沉重代价。
但这些想法真能站得住脚吗?
(台湾演练和解放军打巷战)
2.打巷战,解放军有的是手段
“台独”武装认为,借助美制武器就能在巷战中与解放军一较高下,这种思维未免过于乐观。
毒刺、标枪等美制武器,确实在某些局部战场中表现出色航心配资,但这些武器在面对拥有信息化战力和先进装备的解放军时,能发挥的作用极其有限。
近年来,解放军在无人战术装备方面取得了显著突破,从无人机到机器狗,各种尖端科技设备逐渐融入基层部队的战术中。这些变化给予了解放军在战场上无可比拟的技战术优势,能够以极少的人员代价达到战略目标。而台湾依靠传统步兵和轻武器的巷战策略,对上解放军结果可想而知。
看完台湾策划的巷战训练和购买的美制装备,专家直言结果将是“不战而降”。这四个字足以点明负隅顽抗的“台独”分子最终的结局。国台办发言人更是直言,这种演习只是一种自我安慰的“花架子”。
(解放军有机器狗大军打巷战)
解放军近年来的实战化演练,早已超出传统登陆战的范畴。电子战、网络战、心理战、封锁战……任何一项单独拿出来,都足以让台湾瘫痪。台当局的\"汉光演习\",不过是在给自己壮胆,对实际战局毫无影响。
3.解决台湾问题,大陆有更好的手段
更何况,武力解决台湾问题只是下下策,大陆手里有更多选择。即使台海局势急转直下,导致大陆必须启动非和平手段解决问题,以现有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实力优势,也不需要真的“硬碰硬”。
大陆完全可以采取“围而不打”的办法,封锁和孤立台湾,从而迫使台当局回到谈判桌前。这不仅可以避免大规模的流血冲突,也更有助于实现国家统一的最终目标。
更何况,美国嘴上喊着\"协防台湾\",实际行动却暴露了真实意图——他们根本不打算为台湾流血。看看美国在乌克兰的做法就知道了:提供武器,但不派兵;喊口号支持,但绝不直接介入。台湾对美国而言,只是一枚用来消耗中国的棋子,而非真正的盟友。
(现在的美军并不敢轻易插手台海局势)
五角大楼的兵棋推演早已表明,美军在台海冲突中获胜的概率微乎其微。兰德公司的报告直言:\"一旦解放军发动全面攻台,美军在72小时内驰援的可能性为零。台当局却还在幻想\"撑到美军来援\",简直是自欺欺人。
台湾的演习调整,就像一只蚂蚁在琢磨怎么绊倒大象——精神可嘉,但毫无意义。两岸统一的进程,不会因为台当局的几场表演而改变。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任何试图阻挡的力量,最终只会被碾得粉碎。台湾的最终归宿只有一个——回归祖国。而台当局现在所做的一切,不过是让这个结局来得更快一些罢了。
驰盈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