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深情回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光辉历程,全面阐明抗战胜利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深刻揭示历史前进的必然逻辑恒财网,发出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的行动号召。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本栏目特邀现场观礼的法院系统英模和各级法院干警撰写体会文章,陆续刊发,敬请关注。
牢记抗战历史
书写公平正义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申诉审查庭副庭长王志勇
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观礼九三阅兵,我心潮澎湃,倍感荣光。这是我继2019年国庆阅兵后,有幸再次在现场见证这一庄严荣耀的时刻。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广大中华儿女心中激起强烈共鸣,凝聚起勠力同心、共襄伟业的磅礴力量。
当雄壮整齐的方阵以铿锵的步伐踏响长安街,当领先世界的装备以磅礴的气势驶过天安门广场,我看到的不仅是国防力量的跃升,更是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伟大复兴的奋斗精神。
从抗战精神到法治信仰,是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艰苦卓绝的伟大战争。”80年前,先烈们以巨大牺牲赢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80年后,我们以盛大阅兵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和平需要实力的捍卫,也需要法治的护航。从抗战时期颁布的《陕甘宁边区婚姻条例》,到新时代民法典对人民合法权利的全面保障,法治始终是民族复兴的基石。人民法院作为维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既是历史精神的传承者,更是时代使命的践行者。在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中依法严惩黑恶势力,在知识产权审判中充分激发创新活力,在生态环境司法中坚定守护绿水青山,每一份裁判都承载着对“正义必胜”的法治诠释。
从“钢铁长城”到“司法防线”,是法治与国防的并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民解放军始终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英雄部队。”当年,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用“枪杆”打天下、护国土;现在,党领导的人民法院用“法槌”定纷争、守民心。从“马背上的法庭”送法下乡,到“云上法庭”的“足不出户”……我们始终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主动融入国家治理大局,将“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落地落实落细。
从历史启示到时代答卷,是传承与使命的担当。当飘扬着“杨靖宇支队”“刘老庄连”等80面抗战英模部队荣誉旗帜的“战旗方队”驶过天安门广场时,我想起了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的:“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从“法官妈妈”尚秀云,到“时代先锋”宋鱼水,从司法改革的“燃灯者”邹碧华,到新时代法治的“逐光者”丁宇翔……无数法院英模燃烧自己、追光而行。我们或许没有驰骋沙场的壮举,却用案卷上的墨迹书写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九三阅兵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的宣誓。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号召,为新时代法治建设指明了方向。作为新时代法院人,我将永葆“赶考”初心,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在每一个案件中诠释忠诚,在每一次调解中传递温度,让法治成为护航民族复兴的坚实屏障。
汲取抗战力量恒财网
筑牢司法根基
山西省介休市人民法院副院长杨学武
9月3日,作为“全国模范法官”代表,我有幸在现场观礼,亲身沉浸于这场向英雄致敬、向历史致敬的庄严盛典之中。国旗护卫队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走过,战机的轰鸣声划破长空,钢铁洪流般的威武之师震撼登场,习近平总书记在阅兵式上的重要讲话,直抵人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此刻,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与时代责任感如汹涌的波涛在我内心激荡,我深刻认识到,守护公平正义、护航家国安宁,正是我们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回应时代召唤的使命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承载过去,也启迪未来。”昔日无数抗战先烈用生命换来了山河无恙,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汇聚起气势磅礴、不可战胜的强大力量,孕育出伟大的抗战精神。这是一种精神的传承,更是一种使命的接力。我们要从伟大抗战精神中汲取砥砺奋进的强大力量,坚持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纲”和“魂”,以勇毅笃行的魄力和久久为功的韧劲,切实担当起新时代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使命,让守护和平的力量薪火相传。我们要以韩旭辉等同志为榜样,以“如我在诉”意识办好一件件民生“小案”、做实一件件民生“实事”,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最好的铭记是传承,最好的传承是奋斗。作为一名法官,我感受到的不仅是国家的强盛,更是肩头守护公平正义的千钧重责。阅兵式上的钢铁长城守护着国家的“大家”,法官在法庭内外调解的每一起纠纷、审结的每一个案件,守护着无数个“小家”。我们要以更高站位、更严作风、更实举措履行职责,用法用心用情维护公正、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积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预防化解矛盾,牢牢守住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在阅兵现场观礼,是莫大的荣光,更是奋进的力量。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把此次阅兵汲取的精神力量,转化为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实际行动,忠诚履职尽责,恪守为民初心,以求极致的精神做实定分止争,以严格公正司法服务高质量发展,为奋力谱写三晋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自己全部的智慧和力量。
护航民族复兴
彰显司法担当
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未成年人与家事案件综合审判庭庭长白云
八十年前,中华民族以血肉之躯筑起抵御外侮的钢铁长城;八十年后,天安门广场礼炮轰鸣,红旗漫卷。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让历史的回响与时代的强音交织激荡。作为亲临观礼的法官代表,我亲耳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倍受鼓舞,深感这场盛典不仅是对英雄史诗的致敬,更是对当代奋斗者的召唤。从抗战精神中汲取的信仰力量,正指引着我们在司法为民的征程上砥砺前行,以初心使命续写时代华章。
鉴往知来,从历史丰碑中汲取人民必胜的司法信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牺牲,为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人民必胜”这一真理,既是抗战胜利的密码,也是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复兴的力量源泉。司法工作的根基同样深植于人民。在家事审判中,我们处理的或许是家长里短的纠纷、柴米油盐的矛盾,但这些“小案件”背后,是家庭幸福的“大民生”,是社会和谐的“压舱石”。抗战时期恒财网,军民鱼水情深铸就了克敌制胜的铜墙铁壁;今天,司法工作唯有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把群众的急难愁盼真正放在心上,才能让“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落地生根。
砥砺初心,从抗战精神中体悟司法为民的价值航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是不畏强暴、自立自强的伟大民族。”抗战不仅是军事和经济的较量,更是民族精神的重塑与升华。这种精神从战火硝烟中走来,为新时代司法工作指明了价值航向:我们既要从抗战历史中汲取“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智慧,也要在新时代征程上彰显“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实干精神。司法为民的“战场”虽无硝烟,却同样呼唤“铮铮铁骨战强敌”的担当——面对复杂纠纷,要敢于亮剑维护公平;守护家庭和谐的征程虽少烽火,却始终需要“血肉之躯筑长城”的坚守——面对群众期盼,要以真情换来真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对司法工作者而言,就是要将“爱国、团结、奋斗、牺牲”的精神内核,转化为“耐心调解、倾情相助、公正裁判”的生动实践,让每一位当事人都能感受到法治的力度与温度。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一代人更有一代人的使命。当历史的接力棒传递到我们手中,司法工作的“战场”已从烽火岁月转向和平年代,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始终滚烫,让法治护航复兴的使命愈发清晰。站在新的时代起点,我们将始终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的家国情怀转化为司法为民的“枝叶关情”,将“人类命运休戚与共”的宏大命题转化为守护万家灯火的具体实践,让伟大抗战精神在新时代司法工作中焕发璀璨光芒,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贡献中国司法的智慧和力量!
坚守法治信念
守护盛世荣光
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人民法院泉山人民法庭庭长郝荣琦
铁流滚滚、步伐铿锵,战机划破长空的呼啸声犹在耳畔。作为一名法官,当我在观礼台上目睹展示国威军威的盛典,聆听习近平总书记既着眼历史,又连接未来的重要讲话,我感受到的不仅是国家实力的磅礴展示,更是法治理念与强国征程的深刻共鸣。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艰苦卓绝的伟大战争。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取得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伟大胜利,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就要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作为一名法官,我要始终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纲”和“魂”自觉融入审判执行工作全过程各方面,恪守司法为民宗旨。通过每一次的接待当事人、每一次的公正审判、每一个证据的审慎审查、每一条法律的准确适用、每一份文书的悉心说理,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中国人民解放军始终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英雄部队”,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掷地有声。我在这一刻深刻领悟到:军队与法院,共同构筑着国家的安全屏障。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的人民军队,用钢铁长城护卫国家主权;一套公正高效、权威的法治体系,则以规则之墙守护社会公平。战车辚辚与法槌声声,共同奏响的都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交响乐章。阅兵式组织严密、衔接顺畅、运行高效,体现了部队官兵过硬的军事素质和优良的战斗作风,也提醒我在日常工作中要以优良的司法作风取信于民,要时刻追问警醒自己为何办案、为谁办案、依靠谁;要时刻提醒自己的初心使命;要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以“如我在诉”意识办好民生案,以求极致的精神做实定分止,切实把司法为民落实在行动上,成为一名值得人民群众信赖的法官。
当我看到抗战老兵抬手敬礼的瞬间,不禁热泪盈眶。从战火纷飞到法治昌明,这是一代代人接续奋斗的成果。作为新时代的法官,我们继承的不仅是司法权柄,更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历史使命。阅兵展示的是保卫和平的力量,而法治则是维护和平的规则保障。能战方能止战,同样的,公正司法才能定分止争。
回到熟悉的审判台,我将带着这份震撼与感悟继续前行,以法律为利剑,守护社会公平正义,以法庭为阵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以法治信念守护盛世荣光。
弘扬抗战精神
践行深蓝使命
大连海事法院立案庭庭长武寒霜
9月3日,我有幸作为模范法官代表,在北京天安门广场观看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振奋人心、凝聚力量的重要讲话。
当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响起时,全场齐声高唱,声音响彻天安门广场。那一刻,我热泪盈眶,中国百年前积贫积弱、强敌入侵,无数革命战士浴火奋战、英勇牺牲的场景,浮现在我的眼前。盛大的阅兵式将我的思绪拉回眼前。人民子弟兵气势如虹,步伐铿锵,展现出击败一切来犯之敌的坚定决心。新型战机呼啸苍穹,核导弹巍然列阵,大国重器目不暇接,激荡人心。从地面到天空,从过去到未来,我深刻感受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是不畏强暴、自立自强的伟大民族。”80年前,我国以伤亡超过3500万军民的巨大牺牲,守护家国安宁,保卫世界和平。抗日战士用血肉之躯挺起民族不屈的脊梁,以生命之火照亮通往的盛世的征途。伟大抗战精神融入每一个中国人的血脉,跨越时空,代代相传。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法官,我们不仅要铭记历史,更要让抗战精神在司法实践中焕发新的时代光芒。我将忠诚铸魂、艰苦奋斗,投身新时代审判工作,为民族复兴伟业贡献青春力量。践行司法为民,做实“如我在诉”,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让每一次法槌起落,都成为和平与正义的回响;让每一份裁判文书,都化作法治中国的生动注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类命运休戚与共,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只有平等相待、和睦相处、守望相助,才能维护共同安全,消弭战争根源,不让历史悲剧重演。”海事司法涉外纠纷多、国际影响大,我们将依法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为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实践支撑;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准确适用国际公约和外国准据法定分止争,不断提升中国海事司法的国际公信力和影响力;创新一站式海商事纠纷解决机制,以“东方智慧”高效化解跨国纠纷,让海事审判成为维护全球海上安全、稳定国际航运秩序的亮丽名片。
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任务。我愿做一朵奔涌不息的浪花,守护浩瀚深蓝,扛起捍卫海洋主权、守护海洋权益的使命。在国际海事争端中依法行使司法管辖权,在海洋开发利用中发出中国司法强音,在海洋生态保护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海洋强国建设提供坚实的司法保障。
来源:人民法院报·2版
责任编辑:刘洁 见习美编:刘庆芳 | 联系电话:(010)67550743 | 电子信箱:pinglun@rmfyb.cn
新媒体编辑:平钰骁
驰盈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